跌宕起伏的比賽劇情,驚心動魄的絕殺瞬間,這一切都在申花與海港的激烈對決中得以體現(xiàn)。從射門次數(shù)和射正數(shù)來看,申花明顯優(yōu)于海港,這似乎標志著申花多年來首次壓制住了海港的攻勢。
然而,行家都清楚,雖然申花在場上表現(xiàn)強勢,但與去年相比,他們并沒有顯著的進步。這種壓制背后,實則暴露了海港隊的史詩級下滑。上賽季的奧斯卡和巴爾加斯被外界譽為“大小王”,他們的離去,尤其是與他們身邊的拖后組織核心奇塔迪尼一同離開,對于穆斯卡特體系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損失。
更為令人扼腕的是,這三名核心外援的離隊發(fā)生在冬窗期,對于海港隊來說無疑是傷筋動骨的打擊。而武磊的恢復進展不順利,又不得不進行手術,這不僅僅讓海港失去了過去的進球保障,同時也影響了他們俱樂部的外援引進計劃。為了彌補這一空缺,他們迅速引進了萊昂納多,但這種臨時改變卻導致球隊的平衡被打破。
當穆斯卡特堅持他的技戰(zhàn)術打法理念不變時,比賽中的明顯變化卻是海港隊在中場中路的人員配置大不如前。以往依靠奧斯卡超強個人能力的兜底和重兵囤積來展現(xiàn)強大控制力的場面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身體對抗偏弱的維塔爾和不以組織見長的如薩在面對申花瘋狂的攻勢下疲于奔命。
盡管有蔣光太的多次救險和李昂的單防米內(nèi)羅的攔截或破壞,但雙外援后腰的控場能力和硬度明顯不足,導致場面上被對手壓制。即使海港隊的三個丟球看似都是對手的定位球進攻,但如果他們的腰足夠硬朗、控制力更強一些,或許就能減少申花的定位球機會。
盡管如薩和維塔爾在肩負重任時表現(xiàn)平平,但我們也不能過多苛責他們。畢竟他們的轉(zhuǎn)會費合起來并不高,而且他們加盟海港隊時的薪資也不算高。期望兩位轉(zhuǎn)會費合起來與奧斯卡一周工資差不多的外援去頂替奧斯卡的作用,本身就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海港隊在球員引進方面的策略發(fā)生了變化。他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引進高價、高薪的球員。這是因為奧斯卡的大合同占據(jù)了他們的投入空間,而中超的投入帽又限制了他們的操作。對于一家投資方是大型國企的俱樂部來說,他們每年的審計都必須符合足協(xié)的規(guī)定。
在奧斯卡離隊后,他們的投入空間得以釋放,但他們卻選擇了“不花錢”的策略。這可能與新任領導的足球興趣不濃有關,也可能是因為俱樂部考慮到了主力框架的老齡化、投資的風險以及可能的效果不確定性等因素。
對于上港集團這樣的壟斷性國企來說,他們不差錢,但也不能亂花錢。隨著上港逐漸步入新老交替后的重建期,外界已不再把他們視為聯(lián)賽冠軍的有力爭奪者。投資方也沒有了以前那種砸重金的欲望。未來,上海海港俱樂部的發(fā)展方向?qū)⑹侵饾u壓縮投入、維系穩(wěn)定并從長計議。
標簽: 替身 海港隊 大小王 陳戌源 投資方 萊昂納多 奧斯卡多斯桑托斯